“我像一把破旧的阳伞,不配站在你身边。”77岁王洛宾,拒绝了三毛的求婚。
三毛离开了乌鲁木齐,几个月后自尽在台北医院。
全世界都在传唱《在那遥远的地方》,却没人知道,这首歌的词作者,一生三次入狱,婚姻不幸,老年孤苦,死后还让儿子为他打了一场冤案官司。
他叫王洛宾,中国西部的“歌中诗人”。
01
王洛宾原名王荣庭,1913年生于北京,父亲是职员,10岁时因为父亲醉酒骂了当局被抓,他也陪着父亲蹲了5天大牢,人生第一次进监狱。
他年少时家庭破败,父亲早逝,靠母亲撑起家。他没钱,也没背景,却靠音乐打开了命运的缺口。
北平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,他学的是西洋作曲、钢琴、声乐,但命运偏让他走进中国西北的黄土与戈壁。
他在兰州投身抗战宣传队,一边唱着《老乡上战场》,一边用脚步丈量西部的山川草原。
展开剩余77%他的婚姻也是在西北开始的,第一任妻子罗珊,是他在赈灾演出时认识的才女画家,但婚后两人性格不合,最终分居。
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一位牧羊姑娘。在拍摄抗战宣传片《民族万岁》时,他遇到了卓玛,一位本地演员。
他为她写下一首曲子,叫《草原情歌》,后来改名为《在那遥远的地方》。
但那时的王洛宾还是“已婚男”,这段感情无疾而终,却成为他一生反复回望的月光。
02
1941年,他与罗珊离婚不久,立马就被抓走。
他在牢中关了三年,创作了20多首“牢房民歌”,包括《蚕豆谣》《我爱我的牢房》等,哪怕被铁窗锁住,他的音乐还在流淌。
出狱后,他拒绝了马步芳逃台的邀请,留在大陆继续创作。
也是在这一年他再婚,迎娶了17岁的护士黄玉兰。
两人年纪相差15岁,却过得意外平静,生下3个儿子。
然而平静从未停留太久,1951年,黄玉兰因病去世,年仅23岁,王洛宾一下子成了鳏夫和三个孩子的父亲。
等到1979年时,他已经白发苍苍,收入微薄,靠打零工养活孩子,却仍坚持站上讲台教歌。
十年后,《在那遥远的地方》第一次署上他的名字,他哭了。
1990年,他在广州登台唱《掀起你的盖头来》,观众泪如雨下。
他的声音,是中国西部的天籁,是几代人情感记忆的共鸣。
03
这一年,一个叫三毛的女人,踏入了他的世界。
她是作家、诗人、流浪者,也是王洛宾的歌迷,她专程来新疆,只为见他一面,两人相谈甚欢,写信、聊艺术、谈灵魂。
三毛对他动了真情,提出结婚,王洛宾却婉拒了,他说:“你像一束光,而我,早已燃尽。”
不久之后,三毛离开新疆,回到台北,不久后选择自尽。王洛宾的晚年,从此再无女子相伴。
1996年3月,王洛宾因胆囊癌去世。他的丧礼没有浮夸,却挤满了歌迷。
可风波并没结束,1997年一篇署名为“晓雷”的文章称:王洛宾其实有个女儿李颖,是他与前妻罗珊的孩子。
一时间,舆论四起。王洛宾的三个儿子愤怒不已,他们知道父亲一生清白,立即提起诉讼。
经过4年调查取证,法院最终判定:这篇文章为杜撰,要求作者、杂志、媒体公开赔礼道歉,并赔偿精神损失费。
官司赢了,但三个儿子也被折腾得筋疲力尽。
他们没有靠父亲的名气过上什么光鲜日子,只是普通人,低调、平实,却一直在替父亲捍卫那一份迟来的尊严。
04
如今,王洛宾去世已29年,但他的歌依然在《声生不息》《我是歌手》《中国好声音》等节目中被一遍遍翻唱。
他曾被关押18年,却创造了1000多首作品;他一生漂泊孤苦,却唱出了草原最温柔的情歌。
他可能不是最幸运的音乐家,却是最坚韧、最传奇的那个。
王洛宾这一生,是一首写在西北风里的长歌。
他的命运虽然荒凉坎坷,却用歌声穿透苦难、点燃希望。
他用一生证明:音乐能穿越牢笼,爱与自由终将不朽。只要人们还在唱“在那遥远的地方”,他就永远活着。
发布于:北京市盛康优配-配资门户有哪些-配资平台导航-炒股配资开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